黨的建設
6月17日,精密測量院研究生“七一”黨課暨第二期“師說-學思”講壇在小洪山園區(qū)舉行。此次講壇特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孫和平院士作專題報告。副院長王勇出席會議,黨委辦公室、院長辦公室、人事處等管理部門負責人和在學研究生等1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報告會由研究生處任曉華處長主持。
孫和平院士在題為《我的成長經歷、科研內容與人生感悟分享》報告中,回顧了自己的求學、工作與成長經歷。通過講述生活中真實的小故事,詼諧幽默地傳遞著他的家國情懷、奉獻精神、科學哲思和人生智慧。他說“與同齡人一樣,出生于國家困難時期,成長于動亂年代,得益于改革開放,從小系統(tǒng)接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曾到國外留學較系統(tǒng)地接受西方文化與科學技能熏陶,親身經歷了六十多年來國家從貧窮落后到今日小康快速發(fā)展歷史進程的各個階段”。結合自己的學習與工作經歷,孫院士援引“小貓釣魚”的故事,說明堅持與堅守對從事科研創(chuàng)新與攻關的重要性,并與同學們分享了八條人生感悟:心存善念,始終懷有感恩之心;學點哲學,增加邏輯思維能力;知己知彼,正確認識科研環(huán)境;獨立思考,始終保持好奇心態(tài);腳踏實地,自強不息持之以恒;昂揚向上,人應該要有點精神;明德篤行,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見微知著,正確理解“成功”二字。
報告持續(xù)了兩個小時,情深意切,干貨滿滿,濃縮了孫和平院士幾十年對人生的領悟和思考,既有對時代、對社會、對恩師的感恩之情,也有對年輕后輩的懇切忠告。深情、真情的講述,體現了孫和平院士質樸厚實外表下謙遜儒雅風范與優(yōu)秀科學家精神,在場的師生沉浸其中、感同身受,大家能夠感受到一位科研與管理大家的風范,他的勤奮、執(zhí)著、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以及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孫和平院士現任國際大地測量協(xié)會(IAG)會士,國際IAG地球動力學與固體潮委員會委員,中國測繪學會與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和國際期刊《Geodesy and Geodynamics》主編。長期從事地球微小形變與動力學的高精度重力信號檢測、理論模擬和力學機制探索,1995年以最優(yōu)異成績(la plus grand distinction)獲比利時法語天主教LOUVAIN大學地球物理專業(yè)博士學位后,旋即回國服務。因為“做人本分”和“做事認真”,得到廣大職工認可擔任近十年的所長職務,在領導崗位上他重視新的管理理念,營造良好氛圍,增強各類人員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責任意識,并主導組建了“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武漢大地測量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級平臺以及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為科技人員營造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科研平臺。
最后,王勇的總結中,回顧了與孫院士共事近三十年的點點滴滴,他表示孫和平院士的報告內容飽含人生智慧和科學哲思,體現了報告人的科學家精神,值得大家認真學習,也體現了“師說-學思”講壇的宗旨,即通過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現身說法”助力青年學生的全面成長。王勇還代表精密測量院向孫和平院士贈送“師說-學思”講壇紀念牌,感謝他的精彩報告。
會后,同學們反饋獲益良多,深受教育,對孫院士花費大量時間精心準備這場報告表示由衷敬佩,能有幸近距離感受與傾聽到孫院士的成長和思考,機會彌足珍貴,孫院士分享的八條人生感悟也被同學們稱之為走向成功之路的密鑰,是一場正能量滿滿的精神大餐,。大家備受鼓舞,紛紛表示從報告中汲取了力量,增強了克服困難的信心,今后將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在科研工作中攻堅克難,奮發(fā)有為,勇攀高峰。
報告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