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研進展

科研進展

武漢巖土所CO2腐蝕井筒水泥定量精細表征研究取得進展

發(fā)表日期:2022-05-23來源: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放大 縮小

  CO2地質利用與封存技術是現(xiàn)行最有效的CO2減排技術之一,是實現(xiàn)我國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技術支撐。CO2注入地下儲層后,會與井筒水泥發(fā)生反應,導致井筒水泥發(fā)生腐蝕,增大CO2通過井筒泄漏的風險。因此,對CO2腐蝕井筒水泥過程進行定量精細表征,研究CO2注入后井筒水泥中泄漏通道形態(tài)的演變以及有效應力和流體流速對泄漏通道形態(tài)演變的影響,可為CO2通過固井水泥泄漏風險量化評價提供分析依據(jù),保障CO2注入井和監(jiān)測井長期、穩(wěn)定運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CO2地質封存課題組研究團隊針對上述需求,搭建了高溫—應力—滲流—腐蝕反應耦合試驗系統(tǒng),模擬了高濃度CO2鹽水溶液在井筒水泥泄漏通道內腐蝕井筒水泥的過程,對流體流速和有效應力對水泥泄漏通道形態(tài)演變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團隊利用壓汞測試(MIP)獲得了固井水泥樣品腐蝕后的孔徑分布,采用微米-CT表征手段,提出了CT切片特征分析算法,對腐蝕反應前后水泥樣品的CT切片進行配準和對齊,成功獲得了反應前后樣品中泄漏通道形態(tài)的差異,實現(xiàn)了流體流速和有效應力對井筒水泥腐蝕過程影響的量化評價。研究結果表明,CO2注入條件下流速和有效應力對水泥中泄漏通道形態(tài)的演變有明顯影響:流體流動會促進泄漏通道周圍的氫氧化鈣和水化硅酸鈣的溶解,且靠近CO2注入端的位置溶解量更大;有效應力的存在會導致泄漏通道周圍的裂紋明顯增加,從而促進氫氧化鈣和水化硅酸鈣的溶解;在CO2注入階段,因儲層壓力與地表壓差較大,可能誘發(fā)CO2和咸水在井筒水泥泄漏通道中的高速流動,導致泄漏通道擴大。因此,在CO2注入階段監(jiān)測井筒水泥的完整性至關重要。

  研究成果已發(fā)表于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研究頂級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JCR一區(qū)TOP,最新影響因子6.141),第一作者為甘滿光特別研究助理,通訊作者為張力為研究員。研究成果主要由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2019YFE01001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902258)、內蒙古自治區(qū)科技重大專項(2021ZD0034)資助。

  論文題目:3D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of an artificial flow channel in wellbore cement under geologic COstorage conditions: Combined effect of effective stress and flow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0061822004500

 

圖1 實驗使用的高溫—應力—滲流—腐蝕反應耦合試驗系統(tǒng)

 

圖2 樣品與高濃度CO2鹽水溶液反應前后泄漏通道形態(tài)的變化

 

圖3 4種條件下腐蝕14天后水泥不同斷面礦物溶解情況

(文/圖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