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進展
自2019年以來,新冠疫情給人類健康、公共醫(yī)療和經濟發(fā)展帶來了巨大危害。接種疫苗是防控新冠病毒最為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新冠病毒變異毒株不斷出現(xiàn),需要研發(fā)針對新冠病毒多種變異毒株的新型廣譜疫苗,以有效應對病毒變異可能帶來的持續(xù)和未來潛在流行。最近,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崔宗強團隊提出了一種納米顆粒展示預存中和抗體保守表位的疫苗策略,成功研制了一種新型廣譜抗新冠病毒候選納米疫苗。
以往的研究在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體中發(fā)現(xiàn)了可以識別SARS-CoV-2的預存中和抗體,這些抗體對應靶向S蛋白S2亞基的保守表位(Ng KW et al,Science,2020 ,370 ,1339)。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預存中和抗體對應的多個S2保守抗原表位(如S810-816、S817-824、S851-856等)與幽門螺旋桿菌鐵蛋白融合表達,基于鐵蛋白自組裝制備了一種表面展示SARS-CoV-2保守抗原表位的鐵蛋白納米顆粒CePnF。CePnF納米顆粒經滴鼻免疫小鼠后,能誘導產生強大的體液、細胞、粘膜免疫反應,并產生持久的免疫效應。CePnF誘導產生的抗體對不同的冠狀病毒(CoV)及新冠變異株表現(xiàn)出交叉反應和中和活性。進而,CePnF納米顆粒免疫接種hACE2轉基因小鼠,能顯著抑制新冠病Delta毒株、WIV04毒株和Omicron毒株的感染和致病,可廣泛抵御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感染。
總之,該研究構建了展示SARS-COV-2預存抗體對應保守表位的CePnF納米顆粒,經鼻腔黏膜免疫可誘導強效持久的免疫效應,實現(xiàn)對多種新冠病毒突變株的交叉保護,為廣譜抗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提供了新策略。CePnF蛋白納米顆粒能夠經大腸桿菌系統(tǒng)快速生產、便于運輸儲存,并可經鼻噴自行接種,因此未來有望成為廣譜抗新冠病毒的有力候選。這一研究成果已在ACS Nano期刊在線發(fā)表。
武漢病毒所/生物安全大科學中心博士生吳學凡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崔宗強研究員和李煒副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