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
如何修復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40多位湖北科技人已接力奮斗30余年。11月5日至7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跟隨曹文宣院士以及科研團隊進行赤水河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調研。
守護:為魚兒留一處“避難所”
“長江上游僅有這一條可以自由流淌的河流。”赤水河邊,85歲的曹文宣很是感傷。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然而,由于長期受到多種人為干擾的影響,長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赤水河是長江上游唯一沒有修建水壩、水庫的河流,仍保持天然的河流特征。
曹文宣告訴記者,中華鱘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每年10月底開始,當水溫降至21℃至16℃時產卵?,F在,雖然每年人工放流數萬尾中華鱘,但一直沒有發(fā)現任何自然繁殖跡象。而且,青、草、鰱、鳙這長江“四大家魚”的資源量也大幅萎縮,種苗發(fā)生量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下降90%以上。
守住赤水河,就是守住長江精靈們的“避難所”。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在曹文宣及其團隊長期呼吁下,經過多年調查研究和比選,2005年,國家在調整成立“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之時,把赤水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共628.23公里納入自然保護區(qū)。
黃昏撒網,清晨撈起網中魚兒,觀察、拍照、記錄……保護區(qū)建立以來,每年4月至10月,科研人員都要在赤水河過著旁人眼中枯燥單一的生活?!斑@段時間是魚類繁殖期和攝食肥育期,每天都要采樣,監(jiān)測水質?!彼镅芯克硌芯繂T劉飛介紹,“建壩蓄水使得水流流速下降,產漂流性魚類的受精卵漂到水庫容易下沉、進而缺氧窒息死亡,但赤水河豐沛的水量、充足的自然流程足以讓它們完成整個生活史過程?!?/font>
目前,赤水河的固定監(jiān)測樣點有4個,流動監(jiān)測樣點近20個,基本覆蓋赤水河全流域。
曙光:為長江留一個生態(tài)樣本
30余年來,在曹文宣帶領下,40余名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老中青三代科學家接力守護赤水河。因為經常為保護長江魚類奔走,連機場空乘人員都認識了這位“保護魚類的老爺爺”。不少人勸他注意身體,但曹文宣說,這么多年已經習慣了。在他們長期呼吁下,2017年,赤水河全面禁漁,成為長江流域第一條實施全面禁漁的河流。
“今年10月調查期間,我們在赤水市江段就發(fā)現了5尾胭脂魚,都是一兩斤重?!彼┦垦芯可貜姼吲d地對記者說,胭脂魚是長江珍稀魚類、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野生胭脂魚長到一兩斤,需要3年至4年時間。赤水漁政站站長楊光輝說:“以往運氣好,每年才能在河里發(fā)現一尾胭脂魚。運氣不好,一尾都看不到。”
中科院水生所水生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劉煥章研究員從2000年開始推進、落實保護工作,他說:“這些年來,長江流域修建了不少大型水電站,現在仍在繼續(xù)修建。將來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干流段的水溫、徑流過程等生態(tài)因素受上游不斷增多的梯級電站疊加影響,可能更加不利于魚類繁殖,屆時赤水河作為長江生態(tài)樣本作用將更加凸顯。
“希望我90歲時,能看到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保護及赤水河河流生態(tài)觀測站建好,并真正發(fā)揮作用?!蓖恿鳎芪男f。在這位一生研究、守護魚類的院士眼中,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救救長江魚類,為長江留住一個生態(tài)樣本”。(文俊、孫慧)
報道鏈接:http://www.hubei.gov.cn/zwgk/rdgz/rdgzqb/201911/t20191112_1420118.shtml